《馬耳朵溝的教育詩》中的父親馬大志,是千千萬萬民辦教師的縮影,他從十六歲走上講臺,到五十六歲離開人世,用整整四十年的教學生涯,為馬耳朵溝的鄉村教育,書寫著平凡卻偉大的詩篇。《馬耳朵溝的教育詩》是小說家李銘的重要收穫。某年《南方週末》的歲尾年初版上,印著這樣的話,後來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金子語言,「總有一種感動讓我們淚流滿面。」李銘這部作品帶給我的震動庶幾近之。小說是以第一人稱「我」的視角講述的,圍繞「我」的父親馬大志紮根鄉村教育,把一撥撥窮鄉僻壤裏稚嫩愚昧的孩子,培養成知書達理、懂得人生價值的一群新人,而他自己在愛情上,卻為此作出了巨大的讓步和犧牲。「父親馬大志一生娶過兩個女人,兩個女人都是帶著大肚子的,肚子裏的孩子都是別人的。兩個女人都是在最絕望的時候,得到父親最真誠的愛情的。」小說就這樣很生動也很絕妙地,用主線和副線兩條線索,交織鋪展開馬大志的忘我付出的命運傳奇的。而這傳奇卻是由一樁樁細節瑣事,環環相扣地連綴成心靈讚美詩的。這個再平凡不過的男人,死時留給「我」一樣遺產,就是小說開頭渲染過的羊毛氊子,——曾經給他的第一個畢業的學生胡鬧做過鞋墊的。後來一直鋪在母親身下。那領羊毛氊子,是用上等羊毛由內蒙的氈匠精心擀制的,只是被父親剪了大大小小的窟窿。都用來給孩子們做鞋墊取暖了。看到這裏,我們的心會為此疼痛一下的。也會意領悟了作者之所以讓這條靜靜的父親河,在內心裏潺潺流淌的原因。
不可否認,我們廣袤的農村還很貧窮,我們農村的教育尚待完善,但正因為有著無數像馬大志這樣的民辦教師,深山裏的「野百合」才有自己的春天。讀完之後,記憶中那些可親可敬的民辦老師似乎正向我走來,他們如同普羅米修士,把文明的火種點燃,照亮著鄉村孩子的前途。
《騎往春天的自行車》,作者用第一人稱,以一個小叔子的視角,講述了嫂子水靈的故事,早在孩童時代,水靈就和大哥站到了一邊,大哥和慶財為了爭奪水靈,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,後來大哥參軍,參軍後的大哥,終於與自己的所愛──水靈結婚了,可是,為了保護戰士,大哥犧牲了,水靈一顆熱愛生活的心遭遇重創,她開始拒絕吃飯,整天不愛說話。她一遍又一遍地擦那輛自行車。因為那是見證嫂子和大哥幸福愛情的自行車,嫂子十分珍惜。而二哥,原來也打過嫂子的主意,這時也醒悟了,二哥向我保證,絕不再傷害我的大哥,大哥的犧牲,對我二哥的觸動也很大,他把詛咒我大哥的那個本子,當著我的面燒掉了,連同我二哥荒唐的初戀也一起燒掉了。我嫂子很長時間都不知道,我二哥的初戀跟她有關係。我嫂子是我二哥初戀故事裏的女主角,在那個燒掉的本子裏,嫂子是二哥心目中愛的天使。二哥每天辛勤地勞動著,他把對嫂子的感情埋藏在心中……一個普通而又偉大的鄉村女性形象躍然紙上,故事感人,環環緊扣,寫得流暢生動,情節曲折跌宕,引人入勝,所有人物的命運,都與自行車相關聯,作者寫出了自行車的情、趣、味,給人以無限遐想,本篇堪稱農村題材中的佳作。
李銘的小說《幸福的火車》裏,刻畫了一對在城市的郊區開小飯店的姐妹,姐妹二人都有著純真無邪的鄉村生活經歷,來到城市經歷一番周折,最終走上出賣肉體之路,當然,她們想擺脫這種生活,於是用賣身的錢盤了小飯館,卻發現,傾斜變形的城市,依然壓在她們柔弱的身上。對鄉下人來說,在城市裏開小飯店,依然要靠自己的身體,是「變相地出賣肉體」,從公開轉到隱蔽;從公開的場合到私人的場合而已。到最後,飽受折磨的姐妹之一巧玲說:「不回來了,我們不屬於這個傷心的城市。」 她們期望自己能夠坐上小飯店旁鐵道上那些呼嘯而過的火車,返回故鄉,因為在最初的鄉村裏,有她們精神的最後守望之地,有那個「真正關心她們的農村大哥」。《幸福的火車》讓人物走向不同的結局,去小飯店打工的「我」和老闆巧玲的對話:「我們不屬於這個傷心的城市。要不是飯店還沒兌出去,我就坐上火車回家了,每天晚上聽著火車的聲響,我都覺得那是多麼幸福的火車啊,因為它通往家的方向。」在清苦的打工生涯裏,溫馨而充滿著希望,使靈魂得到了昇華。
作者簡介
李銘,原名李民。遼寧省藝術研究所創作部主任。遼寧省作協第五屆至第八屆簽約作家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,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員,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。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。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,遼寧省作協理事,遼寧省電影家協會理事。編劇的話劇《木匠村官》,獲得遼寧省第八屆藝術節金獎,優秀編劇獎,全國第七屆優秀話劇獎。編劇的電影作品獲得數位電影百合獎優秀影片獎,遼寧省五個一工程入圍影片獎,電影《磨剪子搶菜刀》代表中國先後參加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展映。小說作品兩次獲得遼寧省文學獎,兩次《鴨綠江》年度小說獎。並有多部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。獲得第五屆《中國作家》鄂爾多斯文學新人獎。獲得遼寧省青年作家獎。
畢業於遼寧省文學院首屆「新銳」作家班,魯迅文學院第八屆高級研習班,西安曲江電影編劇高級研習班等。第六屆全國青創會代表,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。廣東省第十一屆藝術節評委。
著有中短篇小說集《村官李八億》,長篇小說《民辦教師》,散文集《每天幸福一點點》,文化隨筆集《遼寧民間文化》,非虛構文本《留守》《農民工性生活調查》等。